红蜘蛛为什么要杀
导读:红蜘蛛是危害农作物的常见害虫,需杀灭的主要原因如下: 一、危害表现冬季清园并集中销毁越冬虫源。物理清除:用高压水枪喷洗叶片背面或覆盖防螨剂、粘性液体。合理灌溉:干旱时滴灌补充水分,抑制繁殖。如联苯肼酯(爱卡螨)、苯酰基乙腈(金满枝)等,对多
红蜘蛛是危害农作物的常见害虫,需杀灭的主要原因如下:
一、危害表现
叶片损伤红蜘蛛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,导致叶片失水、干枯,形成黄白色斑点,严重时整株植物死亡。
产量下降
叶片受损直接影响光合作用,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,尤其在果实膨大期危害显著。
二、防治难点
抗药性强
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会导致红蜘蛛产生抗药性,例如柑橘红蜘蛛对哒螨灵的抗性已提高25倍。
繁殖周期短
一年可发生12-20代,世代频繁,且存在卵、幼螨、若螨、成螨四种形态共存现象,单一药剂难以同时杀灭各阶段。
环境适应性广
适应高温干旱环境,传播途径多样(如风、雨、人为操作),防治需高频次施药。
三、防治措施
农业防治
清园烧毁越冬卵: 冬季清园并集中销毁越冬虫源。 物理清除
合理灌溉:干旱时滴灌补充水分,抑制繁殖。
生物防治引入捕食螨(如巴氏钝绥螨)、食螨瓢虫等天敌,或使用微生物制剂(如链霉素)。
化学防治
新型药剂: 如联苯肼酯(爱卡螨)、苯酰基乙腈(金满枝)等,对多阶段红蜘蛛有效且抗药性较低。 复配方案
环境管理
保持田间清洁,减少害虫传播媒介;高温时(30℃以上)可抑制繁殖速度。
四、综合管理建议
防治红蜘蛛需“农业、生物、化学”多措并举,重点在源头控制(清园、抗病品种)和综合防治(复配药剂、天敌释放),同时避免单一用药导致抗药性反弹。